安徽实施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 再造千亿级肉牛产业

太平洋在线下载手机版 55 0

央广网合肥11月22日消息(记者赵家慧)11月22日,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、厅长汪学军就安徽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《关于实施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相关情况进行政策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
发布会现场(央广网发 符秀云摄)

汪学军表示,安徽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,明确要求深入践行大食物观,下大力气做好“粮头食尾”“畜头肉尾”“农头工尾”增值大文章,实施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,再造一个千亿级绿色食品肉牛产业,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安全作出安徽贡献。

《意见》包括总体要求、重点任务、政策保障和组织领导4个部分。主要目标涉及两个时间点:到2027年,全省秸秆饲料化和肉牛产业良种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、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,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利用总量达25%左右,肉牛养殖规模力争达300万头以上,实现肉牛全产业链700亿元以上产值目标。到2030年,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利用总量达40%左右,肉牛养殖规模力争达500万头以上,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,培育20个肉牛振兴示范县,再造1个千亿级绿色食品肉牛产业。

《意见》提出,实施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的重点任务是加快构建“九大体系”,即加快构建秸秆饲料生产供应、肉牛良种繁育、肉牛规模养殖、肉牛屠宰加工、产品市场营销、粪污资源化利用、肉牛疫病防控、肉牛融合发展、肉牛数字赋能体系。

在肉牛良种繁育上,提升全省肉牛种源生产能力,支持凤阳县、太湖县、阜阳市颍东区等县(市、区)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、种公牛站和保种场建设。加强对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和选育,培育特色产业优势;加快构建肉牛规模养殖体系,2024~2027年,对上年度新增肉牛饲养量3万头以上、新增饲养量排名前3位的县(市、区)予以奖补。支持龙头企业、农民合作社、家庭牧场组建产业化联合体。

大力发展精深加工,加快肉牛产业补链延链强链。支持牛肉汤等预制菜及方便类、速冻类、休闲类牛肉制品生产开发;做大做强“皖牛”区域公用品牌、企业品牌、产品品牌,大力推进以绿色为主导的“三品一标”产品生产;开展智慧养牛试点,利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移动互联等新技术,对肉牛产业进行全方位、全角度、全链条改造,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。

《意见》明确对肉牛产业给予加大财政支持、强化金融服务、探索利用专项债支持、做好用地保障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、壮大人才队伍及强化科技支撑七个方面的政策保障。此外,《意见》还配套出台了《安徽省支持肉牛产业发展10条政策》。

汪学军表示,下一步,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“肉牛10条”实施细则,对重点任务进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。构建包括阜阳、亳州、淮北、宿州、蚌埠、淮南等6市在内的绿色高效优势区,进一步做大体量,构建全产业链条,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肉牛产业集群;构建包括合肥、滁州、芜湖、马鞍山等4市在内的创新服务优势区;构建包括安庆、宣城、黄山、池州、铜陵和六安等6市在内的生态特色优势区,立足地方特色品种优势和草山草坡资源优势,推动“牛”文旅融合发展,打造“小而精”的特色肉牛产业。

标签: 肉牛 安徽 再造 秸秆 振兴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